鋁生產環境足跡明顯
  鋁生產是能源密集型產業,鋁工業耗電量占比去全國用電量的5%以上。與此同時,鋁制造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空氣污染物(如氟化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多環芳烴(PAH)等),嚴重破壞臨近地區的環境和人生健康。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洪靜蘭教授的報告《我國電解鋁于再生鋁生產的環境足跡研究》中提出,原鋁的生產比氧化鋁以及再生鋁對環境帶來更大的負擔。原鋁生產會產生15800公斤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這相當于氧化鋁和再生鋁加在一起生產所產生的21倍。
  若用現代化的手段來破壞環境,其后果十分嚴重。山東和河南兩個省是最大的氧化鋁生產地,占總產量的59.28%。而這兩個地區亦是電解鋁產業的密集分布地。鋁生產會對淡水產生毒性,根據調查表明,鋁生產會對淡水生態產生影響。研究發現對淡水生態具有最大的毒性潛在環境影響的地區是河南,其次是山東和新疆等地。河南新安縣北冶鎮裴嶺村東陳莊組的一鋁礦石采礦點只開采不回填復耕,到處是大溝深溝,破壞生態嚴重,并且存在大型露天堆場及渣土物料,未采取任何環保措施,污染環境。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氧化鋁生產國,每年排放的赤泥高達數千萬噸。2014年,東方希望三門峽鋁業有限公司長達幾公里的赤泥池,就因無相關覆蓋措施,影響附近村莊,致使整個村莊搬遷。該公司的赤泥庫在2016年曾發生意外滑坡導致2人死亡。處理赤泥的最好辦法是開展綜合利用,如用赤泥生產建筑材料、土壤改良劑,以及回收其中的金屬等。